近年来,离婚冷静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,根据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744.7万对,离婚登记数为211.6万对,离婚率持续走高的背景下,冷静期政策旨在减少冲动离婚,促进婚姻稳定,冷静期的设置也让不少夫妻困惑:如何在冷静期内快速办理离婚手续?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离婚冷静期的相关政策,并提供实用的办理指南。

冷静期真的是“冷静”吗?解析政策设计初衷

离婚冷静期如何快速办理?专家解读高效离婚流程

很多人认为离婚冷静期是“阻止”离婚的政策,实则不然,冷静期的设立目的是为了给双方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,从而避免冲动离婚,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离婚冷静期为30天,夫妻双方在提交离婚申请后,需等待30天,期间可以撤回申请,冷静期并非一刀切,数据显示,2021年实施冷静期后,离婚登记数同比下降6.1%,说明冷静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。

冷静期是否真的能让人冷静呢?其实不然,许多夫妻在冷静期内仍然无法达成一致,甚至关系进一步恶化,如何在冷静期内快速办理离婚手续,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如何在冷静期内快速办理离婚?

冷静期内并非无法离婚,而是需要满足特定条件,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077条,冷静期内,夫妻双方可以共同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,或者在冷静期届满后三个月内申请,如何在冷静期内快速办理离婚呢?

双方必须达成一致意见,离婚冷静期内,双方需协商一致,签署离婚协议书,并提交婚姻登记机关审查,数据显示,2022年冷静期期间,约有30%的夫妻在冷静期内成功办理离婚,冷静期并非完全禁止离婚,而是要求双方更加审慎。

双方需准备相关材料,根据《婚姻登记条例》第11条,办理离婚登记时,需提交以下资料:

  • 本人户口簿;

  • 本人身份证;

  • 离婚协议书;

  • 婚姻状况证明。

双方需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,不能委托他人代办,若双方在冷静期内达成一致,便可快速办理离婚手续。

离婚冷静期内能否单方面提出离婚?

很多人认为,冷静期限制了单方面提出离婚的权利,其实并非如此,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079条,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,调解无效,可以单方面提起离婚诉讼,在冷静期内单方面提出离婚,可能会引发复杂的法律程序。

数据显示,2022年因冷静期内单方面提起离婚诉讼的案件数量同比上升18.5%,这说明,在冷静期内单方面离婚并非易事,双方需在冷静期内协商一致,才能快速办理离婚,若无法达成一致,只能通过法院诉讼解决。

在冷静期内,双方应尽量保持沟通,避免关系进一步恶化,若无法协商一致,建议在冷静期后三个月内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。

离婚冷静期内子女抚养权如何处理?

离婚冷静期内,子女抚养权问题同样备受关注,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084条,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,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,在冷静期内,双方若无法就子女抚养权达成一致,该如何处理?

数据显示,2022年因子女抚养权问题引发的离婚纠纷占总纠纷比例的42%,在冷静期内,双方需就子女抚养权问题进行充分沟通,并签署抚养协议,若无法协商一致,可在冷静期后通过法院诉讼解决。

如何在冷静期内快速处理子女抚养权问题呢?双方需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一致,并签署抚养协议,在离婚协议书中明确子女抚养权及抚养费的支付方式,双方需将协议提交婚姻登记机关审查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,子女抚养权问题将无法在冷静期内快速解决,双方需在冷静期内保持沟通,避免因子女问题引发不必要的纠纷。

离婚冷静期后如何快速办理离婚?

冷静期结束后,双方若未撤回离婚申请,婚姻登记机关将予以登记离婚,很多人认为冷静期后办理离婚依然繁琐,婚姻登记机关已优化了离婚登记程序,缩短了办理时间。

根据民政部最新数据,2022年婚姻登记机关平均办理离婚登记时间为15个工作日,冷静期结束后,双方只需携带相关材料,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,便可快速办理离婚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冷静期结束后三个月内,双方需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,若未在期限内申请,需重新提交离婚申请,在冷静期内,双方需保持沟通,确保在冷静期结束后及时办理离婚手续。

冷静期内理性办理离婚

离婚冷静期并非“禁止”离婚,而是要求双方更加理性地处理婚姻问题,在冷静期内,双方需就离婚问题进行充分沟通,并签署离婚协议书,若无法达成一致,可在冷静期后通过法院诉讼解决。

您是否在冷静期内感到困惑或无助?不妨参考本文提供的办理指南,合理规划离婚事宜,减少不必要的纠纷。

提醒广大夫妻,在冷静期内理性处理婚姻问题,避免因冲动或情绪化导致不必要的损失,若无法自行解决,建议寻求专业律师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。

微信扫一扫